科学会终结吗?为何科研投入越来越多,重大成果的产出却越来越少?[摘+转+评]

最近看了两篇文章,即下面的原文1和2,都是关于创新工作的讨论。感觉原文1写得挺好:近代以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比以前少的多,但是与此同时,科研投入增幅却很大。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2018年发文(下面原文2)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这一个说的是全球的科研创新,一个说的是中国的企业产品创新。教育部相关机构发文说企业投入不足,多少有种甩锅的感觉:科研院所做不出来科研原创,企业用什么来做创新产品?

科研院所,也包括企业中的科研部门,别总是忙着跟热点,和企业/生产单位抢活;科研院所这类机构,就要认真开展真的科研(3-5年、甚至5年以上的问题),不是跟踪开源,把开源改改发论文做产品 — 这些可以留给企业来做。

我大唐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有两个很好的例证。从中美贸易冲突出现的”卡脖子”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华为任正非走访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寻求技术突破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证。都说明了这个分工问题:科研院所在科研创新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例如:卡脖子),企业要开展成果转化,也可以说是工程性产品创新(例如:厉害了我的国)如果一个国家的科研院所没有高质量产出,那么该国的企业也不可能有什么创新的产品

原文1:科学会终结吗?为何科研投入越来越多,重大成果的产出却越来越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122/07/37113458_796445063.shtml

原文1的原文:https://www.theatlantic.com/amp/article/575665

 

原文1很长,摘录部分如下: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诺贝尔委员会最喜欢跳过的几十年,他们反而把奖项授予更早的发现。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本身就没什么特别重要的发现,这对于物理学界来说是坏消息。对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做了相似的研究,调查结果可能比物理学的结果更鼓舞人心——20世纪后半叶的得分有小幅升高。但幅度很小。有些领域确实不被诺贝尔奖所囊括,比如计算机科学。而诺贝尔委员会也可能错失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我们承认这些局限性:调查结果令人震惊,但只提供了部分的事实。然而更多的证据表明:我们越来越难以获得重要的发现了,新发现需要更大的团队和更全面的科学训练,但科学投入总体的经济效益正在变小

image

image

21世纪可能的重大突破:量子计算机

论文题目:Age Dynamics in Scientific Creativity

论文地址: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1/11/03/1102895108

image

image

 

原文2:http://www.cutech.edu.cn/cn/zrzl/lzmz/zrwjt/kj/webinfo/2018/07/1528678696774023.htm

 

2018-7-1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来源: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18-07-18

  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2%,投入总量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的科技研发投入的差距主要是企业的研发投入少。在国家增加研发投入的同时,要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引导技术研发投入要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

  与发达国家相比,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度的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发达国家,企业科研投入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我们的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人员的任期等原因,舍不得科研投入,导致产品研究、开发严重滞后,甚至不愿意承担其他机构已经研发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

  国家可以通过抵免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对技术开发类的科研项目增加经费投入。国家财政科研经费应更多地投入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减少对应用开发类科研经费的财政投入比例。只有企业的研发投入成为主体的时候,企业才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技术研发的投入要逐步过渡到以企业为主。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措施,激励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政府不宜用财政性经费支付企业的研发投入,把纳税人的钱投给企业研发专有技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自身要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而不是靠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来扶持。企业要增加自身的研发投入,不要企图利用国家政策的空子,以技术创新为幌子套取国家科研经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将眼光前移到技术研发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研发上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很高。一些企业已经走出了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占领新市场的成功例子。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增加研发投入。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予以鼓励和支持,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机制,形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合力。(主编李志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